十年磨劍 砥礪前行
太湖春色美 格瑞教育興
三月的無錫,桃李競芳,櫻花也當盛時,一場新雨之后,暖風挾著太湖潮濕的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在格瑞教育總部寬敞通透的會議室里翻開格瑞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她的每一個腳步都是那么堅實而有力。從在皖北大地上借租農村閑置校舍做民辦中小學校嘗試,到如今幾乎覆蓋整個華東地區的教育布局,格瑞人走出了一條歷盡艱辛而又收獲豐碩的發展之路。
2003年格瑞旗下安徽泗縣育才學校甫一開學便引全城而動,繼而宿州外國語學校在安徽名鎮符離開始招生強力補充整個宿州東北片教育,再到2013年大手筆打造北大附屬宿州實驗學校后,格瑞教育迅速通過品牌輻射在安徽淮南淮北、山東成武、巨野、江西九江、井岡山等地“開枝散葉”,淮南黃岡實驗學校、九江黃岡實驗學校、山東棗莊、北大巨野實驗高中、宿州金方幼兒園哈佛國際幼兒園、無錫格瑞幼教……一時間,格瑞教育這架高速機車搭載更多新成員。
強大的團隊、靈活的運作機制,充分尊重自主權、極易調動積極性的管理層激勵措施更讓不少“單打獨斗”后已經贏得一方天地的中小學校或教育機構主動尋求加盟,或者欣然接下橄欖枝,共享格瑞教育優厚資源,“背靠大樹好乘涼”。河南潢川啟明中學、宿州啟夢藝術學校、武漢紫之光教育等不斷壯大格瑞體量,也不斷堅實了辦教育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磨劍十年,畢露鋒芒,況乎十年又五載,格瑞教育十年磨劍,風雨洗禮,憑借矢志不渝的教育為民信念和鍥而不舍的敬業精神,創造了輝煌,贏得了贊譽。
截至2018年秋學期開學,格瑞教育旗下已經擁有全資及控股教育機構、教育相關產業子公司近30家,業務涉及中小學義務段學校教育,藝術培訓,校外文化培訓,幼教早教,小語種教學,研學旅行,教學設備生產,教學課程設計開發,教育品牌輸出與管理等。
追求核心理念深度融合 提高內部凝聚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憑借十余年的辦學積淀,格瑞教育已經形成了先進的辦學理念與管理機制,也在成就好的教育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格瑞教育辦學力量的不斷壯大,正是源于各下屬單位對格瑞教育追尋教育的價值理念的充分與高度認同,在發展方向、思想認識、核心理念、價值訴求上達成的高度一致。
信息化、互聯網+、共同體、地球村..... 人類正在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正在邁入一個以信息化知識創新為基本特征的信息時代,深刻審視這個時代的特征,它帶給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很大改變,更加方便快捷,同時它也對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個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提高了,它內在地要求所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須體認和確立起新的思維方式,包括“連接-切”“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可以預期,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未來的學校教育將會呈現開放與融合共生、創新與人本共存的樣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與時俱進的格瑞教育在育人目標上,始終盯在高處,即通過學校在教育教學行為中的“核心索養”培育,給國家提供具有信仰、道德、誠實、守法、博學、多才多藝的人,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亡,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
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再也沒有比孩子的教育更為長遠的投資。而好的教育,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打造品質教育,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格瑞教育的價值追求。
追求管理機制深度融合 提高運作執行力
在推進格瑞教育辦學的進程中,格瑞教育將育才學校、北大附屬實驗學校等好學校的管理機制拓展輸出,使其他學校能夠共享核心學校的管理經驗,借鑒、吸納、融合好的管理,結合學校實際,提高校本運行機制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建立完善了適合整體協作運行的管理機制,提高整體運作的執行力。發展規劃研討機制,重大事項研究討論機制等保障了整體辦學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與嚴謹性。實行連片教學研討機制、名師帶領機制、教師研訓一體化機制等,提高了整體化教學研究與師資培訓整體質量。
格瑞教育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每年不定期組織專家顧問、國內知名學者開展干訓、師訓,利用平臺促進干部管理、教師教科研業務飛速提升。在格瑞教育輪訓平臺,程郁綴、田秋成、陳如平、鈕勤章、周煥奇、程舟、田光成、楊曙明等專家為發展建言獻策,助力于部培養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千部輪訓上強化帶領,大膽培訓、起用年輕干部,取得良好效果。格瑞教育重視團隊力量,又充分尊重干部個性,在對下屬學校的管理上,堅持管辦分離、責任承包。賦予了學校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和創新性。簡而言之,格瑞教育對認同格瑞理念的學校進行投資,予以強勁的發展支持,但不具體干涉學校管理事務,充分發揮學校管理執行層主人翁精神,給予執行者決策自主權。
因為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格瑞教育得以靈活地對直屬學校或控股合作學校進行人才輸出與調整,進一步保障了各學校的健康持續運營。
追求師資隊伍深度融合 提高資源均衡力
格瑞教育實行下屬學校間的師資合理流動,追求師資隊伍的深度融合,各校每年面向全國統一招聘管理人員、名優教師,并在充分尊重教師意愿,考慮學校實際,滿足工作需要的基礎上,統籌調配教師資源,推動了各學校穩定發展。這種做法在安徽宿州外國語學校、北大附屬宿州實驗學校、泗縣育才學校、金方幼兒園、宿州哈佛幼兒園等下屬單位的師資補充、班子搭建、隊伍調整中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通過師資隊伍深度融合,格瑞教育上下強化一體化的概念與意識,提高了教師身份的認同度,既解決了教師合理流動的問題,又關注了教師歸屬感問題,使教師愿意交流,適應流動。同時在流動過程中激發專業發展的潛力,激活專業進取的欲望,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與提升。
追求評價考核深度融合 提高發展原動力
組成一個發展共同體,同乘一架高速發展的列車,共享發展的榮光的背后,需要一個強大的抓手緊緊地將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牢牢地圍攏在一起,并有力地擎起一面指向前方、指引前進的大旗,這個抓手就是格瑞教育一序列設計科學合理極富激勵作用的考核評價。對各學校校長的年終評測,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成長”評估,對學校文化構建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對學校區域性影響力的評估......不僅考核格瑞教育總體發展狀況,又考察了下屬各單位的提升水平,促進了內部協作,實現了整體資源的共享、互通共榮,推進每一所學校盡可能地發展。
而在格瑞教育下屬各單位,也都相應設計了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細則,實施對校干、教師、學校發展的考核評價,通過考核評價的統一性 ,激發全體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格瑞教育還鼓勵愿意長期扎根的良好員工持有公司股份,實施“安居樂業”工程,促隊伍穩定,促進格瑞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格瑞教育始終秉承教育初心,砥礪前行。在理想的教育中實現著教育的理想,用夢想支撐起一片光輝燦爛的未來!
從泗縣育才學校,到現在的宿州外國語學校、河南潢川黃岡學校、北大附屬宿州實驗學校、大巨野實驗學校、淮南黃岡實驗學校、江西湖口黃岡實驗學校、江西九江黃岡實驗學校、北大附屬宿州實驗幼兒園、哈佛國際實驗幼兒園;從當初單一的義務教育段,到現在的幼教、K-12教育、校外培訓、藝術培訓、教育品牌輸出管理等多線發展;從當初的中國新市民子弟教育到現在的北大附屬品牌、黃岡教育品牌、再到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哈佛國際教育品牌,如今的格瑞教育已經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代。時代在快速向前,競爭也已愈演愈烈,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教育的進步與發展也成為帶領時代快速發展的引擎。這一次,我們期望,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格瑞教育在董事長郭金學的帶領下能夠快速啟航,一直航行在正確的軌道上,成為帶領時代的驕子!